2023年,電池原物料因為價格下跌、供應鏈因為中美競爭破碎化,以及產能為支持全球客車電氣化而持續增加的消息攻佔了頭條。基礎建設投資中,有不小的部分須歸功於政府活動,企業努力爭取美國《降低通膨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IRA」)以及其他地區類似計劃所提供的補貼。雖然價格因為市場供給過剩而下跌,長期趨勢依然維持向上,顯示電動車的滲透率,以及對製造電動車所需金屬的需求都會提升。以下是2024年注意五個有關電池用金屬值得注意的主題。
鈷價:維持低檔或反彈?
鈷現貨價格在2022年中達到每磅40美元的多年高點,其後就開始下跌,該年度大部分的時間都落在每磅13到20美元之間。活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中國公司,洛陽欒川鉬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洛陽鉬業),為市場帶來充沛的供給,該公司宣佈其2023年產出較去年成長了174%,達到55,000公噸,超越瑞士的嘉能可(Glencore),成為世界最大的鈷生產者[1]。同時,印尼的產量持續成長,兩年內就增加為五倍[2]。需求方面,以下事實或許能讓看漲鈷的人感到安慰:全球航空旅行正在經歷反彈,使空中巴士和波音的訂單大增–這表示鈷作為航太產業高抗性合金的需求可能會進一步上升。電池產業中,不使用鈷的電池,特別是LFP(磷酸鐵鋰)類電池,預計將會逐漸提升整體市佔率。這會降低電池中平均的鈷集中度,但是對電動車的總體需求提高(以下詳談)應足以抵銷此一效果。
2024年,市場參與者將密切注意價格維持低檔是否會將成本較高的生產者逐出市場。
鈷金屬現貨月份價格
中國與鋰市場
屋漏總偏逢連夜雨,2023年的鋰價跟隨鈷價一同下跌。該年年初,氫氧化鋰價格在歷史高點的每公斤80美元左右,但年末跌到每公斤不到20美元。市場分析師認為原因在於非洲產量多於預期,使得市場供給充足,而且中國電動車製造業正在減少存貨,造成需求低迷。但低迷的需求並未阻止中國公司捍衛其在全球電動車市場的領先地位,中國汽車製造商比亞迪在2023年第四季交出了526,000輛電動車,產量首度超越特斯拉(Tesla)。[3]。若價格維持低迷,市場觀察者認為蒙受損失和風險的主要會是未整合的精鍊業者(購買鋰輝石並生產化學產品的業者)[4]。
放眼2024年與未來,參與者必須留意採礦業是否能持續提供新的產能。綠地採礦計劃經常有延遲多年的風險,鋰礦也不例外。
氫氧化鋰現貨月份價格
美國大選與《降低通膨法》
《降低通膨法》企圖建立以美國為中心的電動車供應鏈。提供稅收抵免給消費者和製造商的目的是建立國內對電動車的穩健需求,並為在當地生產與處理所需原物料和電池提供誘因。《降低通膨法》生效後,各界已宣佈將對美國電池供應鏈投資共超過700億美元[5]。11月份總統大選後的新政府是否會危及《降低通膨法》呢?我們目前尚無定論,因為《降低通膨法》至今宣佈的大部分資助計劃都位在「紅州」[6],也就是說,地方政治人物可能會反對推翻本能為其選區吸引投資並創造就業機會的政策。
想脫離以中國為中心供應鏈的不只是美國,歐盟的《關鍵原物料法》(Critical Raw Materials Act)想達成的目標類似,換句話說,2024年可能會出現供應鏈分叉的情形,一個地區能使用的某些大宗商品或中間商品,其他地區可能無法使用。
電動車銷售趨勢
過去一個月的媒體報導可能會讓觀察者認為電動車產業遭遇嚴重瓶頸–福特(Ford)宣佈延後120億美元的電動車投資計劃,通用汽車(GM)放棄在2024年中前生產400,000輛電動車的目標,福斯汽車(Volkswagen)則取消了建造新電動車工廠的計劃[7]。但在同一時間,電動車對售出新車的滲透率達到紀錄新高,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NEF)預測2023年售出的電動客車達1,420萬輛,超越前一年度的1,050萬輛[8],並預測2024年的銷售數字將會更高[9]。有鑑於電動車市場目前的目標不只是奢侈品買家和先行者,也包含大眾市場客戶,電動車製造商可能必須修正過於樂觀的預測。由於大宗商品是電池成本結構中的主要成分,而電池又是電動車中價值最高的零件,電動車製造商樂見大宗商品成本下跌。
「電動車」不只包含客車,亞洲有很大部分的電動車銷售成長將會來自二輪或三輪車輛。舉例來說,印度2023年1月至10月的電動二輪車輛銷售量跟前一年度同期相比提升了50%[10]。有了補貼,加上基礎建設擴張允許隨時更換電池,此一趨勢料將持續。商用車輛產業的電動車採用率也正在加速提升。
衍生品市場持續成長:流動性提升、產品增加
與開採和處理的實體金屬量成長相仿,鈷與鋰的衍生品也在2023全年持續成長。在價格波動的環境中,市場參與者仰賴在芝商所上市的電池用金屬期貨。這類合約的高流動性也催生了對新產品的需求,為此,光是在2023年,交易所就推出了氫氧化鈷期貨合約、碳酸鋰期貨,以及現有氫氧化鋰和鈷金屬期貨的選擇權(期權)。儘管大部分的交易仍集中在原有的鈷和鋰合約,這些新產品應能讓市場參與者把握更精細的避險與交易機會。
芝商所電池合約未平倉量
參考資料
[1]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4-01-04/chinese-miner-takes-glencore-s-cobalt-crown-as-output-jumps-170
[2] https://www.spglobal.com/commodityinsights/en/market-insights/latest-news/metals/080323-indonesia-emerging-as-major-cobalt-supplier-amid-lingering-esg-concerns
[3]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autos-transportation/teslas-fourth-quarter-deliveries-beat-estimates-2024-01-02/
[4] https://www.gspublishing.com/content/research/en/reports/2023/11/30/781bb7c9-e771-4413-a6f3-e3ae9bd33327.html
[5] https://www.energypolicy.columbia.edu/wp-content/uploads/2023/09/US-IRA-Commentary_CGEP_103023.pdf
[6] https://www.ft.com/content/06fcd3dd-9c39-48d3-bb08-6d75d34b5ed1
[7] https://www.forbes.com/sites/michaelharley/2023/10/30/5-reasons-why-electric-vehicle-sales-have-slowed/?sh=16619c0f5110
[8] https://assets.bbhub.io/professional/sites/24/2023-COP28-ZEV-Factbook.pdf
[9] https://www.spglobal.com/mobility/en/research-analysis/2024-ev-forecast-the-supply-chain-charging-network-and-battery.html
[10] https://auto.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industry/ev-penetration-to-grow-exponentially-sectors-profitability-expected-to-delay-take-off/105009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