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交易者談論期權合約的價值時,往往會使用一套通用的術語描述期權合約的不同水準。其中包括剩餘到期時間、時間價值、內在價值和價值狀況(價內/價外狀況)。
價值狀況為描述合約在價內、價外或平價的術語。
當期貨合約價格高於執行價格時,認購期權被稱為價內期權。當期貨合約價格低於執行價格時,認購期權為價外期權。
對於認沽期權,當期貨合約價格低於執行價格時,期權合約被稱為價內期權,而期貨價格高於執行價格時,則被稱為價外期權。
平價是指執行價格與標的期貨合約最接近時。倘若出現這種情況,認購和認沽期權均為平價期權。
“價內”和“價外”指期權合約本身的狀態,並不代表您的交易是否能贏利,且與您買入抑或沽出期權無關。
當期權在價內時,即代表其存在內在價值,若在價外,即代表無內在價值。當期權到期時在價外,交易者會認為該合約到期作廢。
內在價值指期權若在此刻到期的價值。
至此為止,我們描述了期權合約在到期時的價值,但合約在到期前的價值如何?
期權價值由兩部分組成,即內在價值和時間價值。將兩者相加,便會得到“期權價值”。
期權價值=內在價值 + 時間價值
當期權合約到期時,時間價值將為零。此刻,期權價值等於內在價值。
期權價值 =內在價值 + 0
我們來分析一個期權時間價值大於零的例子。假設一個認購期權將在一個月後到期。此處期權價值將高於內在價值。即使期貨合約價格出現變動,期權價值仍將大於內在價值,該差值即時間價值。
隨著時間臨近到期,時間價值會縮減或衰減。
可以發現,在期權到期之前,整個期權價值將始終大於內在價值。